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。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,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,可损伤人体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,严重情况还能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,甚至死亡,是一种慢性病、多发病。
目前,全世界大约有50%的高血压病人没有诊断出来,已经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未接受治疗。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还不足5%,直接导致高血压相关疾病不断增加,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跃居首位,成为“头号杀手”,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及生命。
血压控制得越早,能越早地保护血管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,降低发病风险,其远期后果越好。科学降压一是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,二是坚持规律服药,尽量选择服用长效平稳的降压药。前者是基础,后者是关键,两者相辅相承,才能控制好自己的血压,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。
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: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态平和,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“健康四基石”。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一下几大误区:
·认为老年人才会患高血压,年轻人不需要定期测量血压。
·不愿意一辈子吃药,认为“是药三分毒”,惧怕药物的毒副作用。
·不愿意做检查,认为高血压只要测量血压就可以诊断,不需要进一步做检查。
·不愿意吃贵药,认为一开始就使用贵药,会越用越贵,导致便宜药无疗效。
·不难受不服药,认为没有不舒服的感觉,就不需要治疗。
·不按医嘱服药,在血压降至正常后,自行停药。
·不坚持自测血压或复诊,认为只要按照医生开的药一直服用下去就可以了。
针对这些误区,王主任逐一为您解惑:
·血压是大脑中枢调整的过程,高血压是随年龄和压力增加而发生的。然而,现在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,睡眠不好,高盐饮食习惯,患高血压的也很多。
·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,其副作用是可逆的、轻微的。
·一旦诊断为高血压,要进一步检查,明确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,做到有的放矢,积极对症干预治疗。
·降压药要选择长效、适合自己的药物,将动态血压控制在平稳范围内。
·无症状的高血压更危险。一般来说,未经治疗的高血压3~5年,肯定会造成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,即心、脑、肾和眼等“四大危害”。
·服用降压药后出现血压下降,可采用维持量,继续服药;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,而不应断然停药。
·要长期监测血压,根据血压状况,及时调整药物。